去年“菲特”,城西的西門街道八成區域受淹,積水最深處達1.2米,是寧波積水最嚴重的區域之一。上周“入梅”后,雨水明顯多了,去年受淹的區域還會積水嗎?不少居住在這一片區的居民,心中都有個問號。
“周一,我去轉了圈,沒發現積水。”街道城管科科長姜文善,底氣很足。
今年年初,街道票選出了10項民生實事工程。昨天,在西門街道辦事處召開的焦點問題答辯會上,10項民生實事工程交出了年中“成績單”,其中就有大家關心的低洼片區地下管網疏通改造。
眼看臺風天近了,近日的梅雨也帶來了不少降水,居民們都想知道,管網改造進行到哪一步了?好消息是,目前街道地下管網改造已經完工了。居民們都說,這兩天梅雨沒積水,在即將到來的臺風天,積水情況應該會有所改善。
改造低洼片區管網投入逾17萬元
海曙西門街道是城區街道,街道有44個小區,以老小區居多,居民以老寧波居多。
去年“菲特”時,街道有488幢房屋受淹,受淹面積135萬平方米,是海曙區受災最嚴重的街道。受災最嚴重的區域,位于新芝路與西灣路一帶。洪水泛濫時,新芝社區、永豐社區以及西河街一帶,只能劃船通行,積水最深處有1.2米。
年初,這些地段開始實施管網疏通改造,比如新芝片,采用了疏通、清淤、納管三種方式;高塘一村,因為地勢低洼,下水管網還沉積了大量泥沙,每年臺風期都有嚴重積水,這回疏通了高塘一村的大部分地下管網;至于新高社區西河街100弄、120弄內,新鋪設管道400多米,并對10多處窨井進行了清淤。
截至目前,西門街道已全面完成了今年的老小區地下管網改造工作。總計施工長度約2000多米,花費17萬多元,受益居民超過5000戶。
效果怎么樣?經受住了上周末暴雨的考驗
上周末,寧波下了兩天暴雨,姜文善也擔心,就怕又有積水。周一早上才7點,他就去各社區轉悠了,幸好,改造過的區域都沒出現積水。
不過,柳莊社區的顧阿姨,可不好對付。當著所有人的面,她問了句“改造之后,小區還會不會出現積水?”
姜文善說,管網改造的目標,“一是確保在正常的雨天不出現嚴重積水;二是如果出現洪災或連續強降雨的現象,當洪水退后能及時排出低洼地的積水,減少積水的滯留時間”。
不過他也說,如果出現臺風、強降雨等現象,以及內河水位高,發生倒灌時,還是容易引起積水的。
對此,街道也備好了防汛物資,有水泵、橡皮艇、鐵鍬、沙包等,一旦出現汛情,可以及時派上用場。
|